书客居 > 望春风 > 第26章 暖玉生香

第26章 暖玉生香


华敏之出电梯门的时候,忽然又想起那个老婆婆,她想进去再看看,但是郁城已经上车了。

        郁城坐在车里用手指敲击着方向盘,他不懂戏曲,却懂得识人。华敏之悠婉的戏腔撩拨了他的心弦。他的探索欲被一点一点激起,在她疏离的外表下究竟还有多少秘密?

        车子穿过热闹的新区来到老城区。这里以前是日租界,至今保存着许多西式建筑和日式店铺,还有几家日本人投资的疗养院。他找了个适当的地方停下,华敏之下车去买东西,他本想跟上,但犹豫了。显得太主动,他想。

        正在排队买大福的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从旁边闪过。白t恤黑裤子运动鞋,帽檐压得低低的,就是陆师恒!华敏之立刻脱离队伍追赶过去。

        师桓!师桓!

        可恨此路太窄!正是车流高峰,那个人脚步匆匆,她根本追不上!

        手里提着东西,她一边避开车子一边往前追,勉强能看见对方的后脑勺,鬓角的头发有些长,忽闪忽现的背影太像陆师桓了!不!一种异样的直觉告诉她,他就是陆师恒!就在她之打算高声喊叫的时候,一家蛋糕店端出了两大笼刚蒸好的鸡蛋糕,香味扑鼻而来,吸引了一大批食客。眼前的路被堵住了,等她吃力地绕过人群的时,那个男人已经不见踪影。

        她仍不放弃,一口气没有目的继续往前追,直到前面出现了分岔口。左边是一条幽静的小巷,墙头探出一簇簇粉白色的蔷薇;右边是熙熙攘攘的商业街,居酒屋的红灯笼在太阳光底下十分耀眼。

        往左还是往右?华敏之气喘吁吁地站在原地。巷子里空荡荡的,连片落叶也无,她走向右边。

        商业街上有不少穿着和服的男人和女人。华敏之找了一圈,再也没有发现任何相似的身影。她蹲在角落里抱着头强抑住痛哭的冲动,最终泪眼汪汪地回到车里。

        难道是自己眼花了?如果那个人就是陆师恒,那是不是意味着过几天就会传来他的消息?可是昨天晚上小齐还说陆家还没有查到任何和陆师恒有关的讯息……陆师桓啊陆师桓,你到底在哪里!

        “你,怎么了?”

        华敏之的思绪被拉回,她眼眶通红,自身的悲伤掩盖了旁人的关心,哽咽着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鼻子一酸,眼泪忍不住滑了下来。她连忙转头掩饰,奈何泪水越擦越多,最终抵着车窗痛哭流涕,然而她依旧竭力不发出大哭声。

        郁城一愣,不知自己说错了什么。女人哭他是不怕的,但眼前人却是她……他有些懵。

        奈何自己的身份太尴尬,欲去安慰,不知说些什么。发生了什么?他只好把车停在一个僻静的角落,下车在不远处抽烟,留她独自冷静。烟抽了一根又一根,心烦意乱。

        “好点了吗?”

        她用手帕擦拭着眼泪,脸色绯红,仍旧在抽噎。“对,对不起。”

        “没事。”他似乎一点都不在乎。

        “我,我们回去吧。”

        “现在?”郁城看了一下手表,“带我去梁州博物馆看看吧。”

        华敏之睁大哭肿的眼睛,不明白他的意思。

        “这次来我做了很多功课,梁博在整个中亚都是数一数二的吧?”

        “嗯。”

        “那麻烦你了。回头我给你付导游费。”

        “不用。”

        “那我怎么好意思呢?”

        他突如其来的贫嘴让华敏之感到疑惑,她为自己刚才的失态感到苦闷,只好小声说,“那,那你别把刚才的事告诉爷爷奶奶。”

        郁城笑了,“嗯,成交。”

        她低头,脸更红了。

        虽然是在暑假,但博物馆里的人还是不多。尽管如此,这里面的保安、咨询台和导览台的工作人员还是很有精神,没有人在聊天,也没有人只顾着看手机。一切都是宁静、庄重、轻松的。

        华敏之带着郁城从一楼史前文化展区开始参观,挑了几个重要的文物和遗迹囫囵吞枣地讲解给他听。她的声音平缓、清晰,不夹杂任何感情,和唱戏时的吴侬软语大不相同。她像一只回归领地的猫咪,卸下了警觉和敏感羸弱。

        接着又上二楼近代革命馆,介绍了几次重要的革命事件。期间,有个孩子想要钻过红色隔离带去摸新文化学生运动的浮雕,被她温柔地制止了。最后到了三楼,是民俗馆。这一层的人相对多一些,三三两两成双成对的男女,有老人,有中年人,也有年轻人。

        第一展厅是“十里红妆——婚俗厅”。有一对小情侣,女的站在错彩镂金的大红花轿前,双手别在背后,右脚往前稍稍伸出,微笑着,男的举着手机在给她拍照。

        电子屏幕里循环介绍着古早时南方地区繁琐的婚礼文化。

        “黄花酒溢喜筵开,两小无猜共化裁,建国先从家室起,立功端自德基培;明明在上紫薇照,念念无忘天运回,女若昭贤且美,郎不愧一奇才。”大红宾相喜气洋洋的声音回荡在冰凉的博物馆里。

        他们一前一后默默无语地穿过披红挂绿的喜堂。此时不约而同地想起前不久在意大利的那场婚礼,无味中又有千种意味。红白交映,蓦然领悟,在法律意义上,他们都是已婚身份了。

        她想起曾经和陆师恒在这里的点滴。

        快来,迎亲队伍里有一个吹唢呐的小老头,头上的红帽子掉了。

        “师恒,你看,这个人的帽子还是没有戴上!”华敏之拉过身边人的手,靠近他,指给他看。

        手腕是僵硬的。

        她顿在了原地。

        郁城的视线缓缓落在她的手上。

        “对不起。”她窘迫地匆匆松了手,心口一阵绞痛。

        郁城好像没有发现她的异常,而是继续往更深处走去。

        第二展厅是“金声玉振——古琴馆”。这是展示了数十件唐代以来保存完好的古琴。灯光幽暗,彩凤鸣岐,紧绷的琴弦闪着寒光。

        在入口处有两个中年志愿者在表演,旁边围了三四个人。

        “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来试试。”演奏者是个短发的阿姨,清瘦端庄。

        为数不多的听众面面相觑,谁也不敢上前。这东西看起来很古老,太庄严了,没人敢轻易尝试。

        他就在这里等她。他看过她在美国表演古琴的照片。

        “你不去试一试吗?”

        她摇头。

        “我以为你会。”

        “会和不会,想和不想,是两回事。”

        走马观花穿过书画馆和瓷器馆,这里的空间幽闭窄小。有个中年人,白t恤套件黄马甲,托着佳能5d3,正对着玻璃全神贯注地拍照。华敏之也无心再为郁城讲解,只跟着他漫无目的地走。

        三楼展厅的尽头是休息区,空无一人,售货员戴着耳机在看电视剧。郁城点了两杯茶,和她面对面坐着消磨时间。

        这是他们第一次在没有任何公事要商谈的情况下的独处。

        她双手捧住茶杯,脑子里满是刚才那个一闪而过的背影。

        “你对这里很熟悉。”

        “嗯。”

        对话再次陷入僵局。

        为了缓解尴尬,郁城从报刊架上拿了两本导览手册,递了一本给华敏之,好打发时间。华敏之低头粗粗一看,手册上的内容五六年没变了,这还是当年高老师写的序言,她早就熟烂于心。

        郁城也展开手册,从封面开始非常认真的看了起来。

        “梁州博物馆还有分馆吗?”他低着头问。

        “嗯。这里是市中心总馆,郊区还有一个分馆。总馆以文化科普为主,分馆收藏着珍贵的古籍和手工艺品,以学术研究为主。”

        “博物馆一年运营成本上千万,设置两个馆区,几乎没有任何营利性收入,没有考虑过发展文创产业吗?”

        “南北文化还是有所差异的。梁州自古偏隅,不像北方那样有繁荣的大都会,多的是史前文化和近现代革命先烈事迹,文创设计有一定难度。而且南方经济和京都相比还是落后一些,文娱方面消费能力偏低,市场不大。”

        郁城又仔细地问了一些馆藏文物,华敏之都很耐心地做了解答。他们谈起了南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差异,不经意间夹杂着自己小时候对故乡的回忆。北关的炮仗,望里的“鸡灯圆”(也就是麻汤圆),京都的庙会,梁州的花灯,还有风筝节,插香柚等等。

        他们好像第一次明白,对方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现在这个样子的,原来也是一个从呱呱坠地的婴儿长成现在的模样,会笑,会说话,是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这些,就叫作历史?”郁城饶有兴趣。

        “对。”

        历史学其实是一门相对枯燥的学科。既是身处博物馆,大部分人也是潦潦草草看个热闹,大部分的学者和工作人员是在闭门造车。出乎华敏之的意料,尽管郁城没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是他以一个圈外人的身份,对她的专业表现出了最大的尊敬,并且提出了很多她从来没有思考过的问题。她感到很高兴。

        渐渐地,跟随着郁城的思路,两个人打开了话匣子。不知不觉,博物馆内响起了半小时后闭馆的提示声,他们不约而同地抬手看表,已经是下午四点钟了。时间竟过得这么快!

        “现在可以回去了?”

        “嗯。”她不好意思地笑了。

        到家的时候,胡月仙正在洗碗。看到两个人慢悠悠地走进来,忍不住一阵唠叨。

        “怎么买个东西买到现在。吃了吗?明公说你们不回来吃饭了,我都没有留饭呢!要吃什么?我马上去做。”

        郁城心里纳闷,他几乎全程和华敏之在一起,没见过她打电话回家,华明鹤是怎么知道他们不回来的?他更加笃定内心的猜测,华敏之只是受了华明鹤的指示,把他支走而已。想到这里,一阵失落盖过了刚才的轻松。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望里镇的人和那崎岖的山路一样,有太多的弯弯绕绕,话不直说,心思不摆在台面上,让人好费脑子去猜。或说回来,她今天到底为什么哭得那么难过呢?

        华敏之在厨房帮胡月仙收拾完,端了一碗面送去客房。郁城正在讲电话,她用手肘轻轻叩门,郁城见来的是她,简单交代了两句,马上挂了电话。

        “是牛肉面,不知道你能不能接受。”她把面放在桌上,抬脚跨过门槛要走。

        “等一下!我们明天晚上得回京都。”

        “这么快?”

        “嗯。望里的事会有负责人来处理,京都那边还等着我回去。”

        “好吧。”华敏之原本想自己再多呆几天,但是想起这几天华家对郁城的冷遇,想想还是算了,何必让别人为难呢?

        “那我去和爷爷奶奶说。”

        “什么!明天就要走!”胡月仙咋咋呼呼地嚷起来,“这才回来没几天,又要走啊?离学校开学不还有十几天吗?到10号再走也不迟呐!”

        华明鹤也问,“是有人催你回去了吗?”

        “是,是学校那边催了。”

        华老太太把华敏之搂在身边,抚着她的头,叹了一口气,“我的宝贝呀,那你什么时候再回来啊?”

        “接下来有国庆小长假,那时能回来住一星期吧。”

        “那今年中秋我们又不能一起过了?”华老太太语气里有些埋怨。

        华敏之看了看爷爷,摇摇头,“中秋太短,应该不回来的。”

        “好啦,老太婆,孩子工作了,哪里能一辈子在你跟前长不大呢?你不要做那根束住她的绳,天高任鸟飞,你需让她闯一闯啊。”

        一屋子的温情与不舍,溢出的暖意催生了门前的一朵榴花。

        郁城从嘉禾回来,一进角门,就看见花厅房门紧闭,灯火通明,里面传来说话的声音。他在院子里停留了几分钟,转身朝客房走去。乡村的夜晚有些凉。


  (https://www.skjwx.cc/a/95406/95406723/11174026.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