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天道酬勤 > 宜昌边边(6)

宜昌边边(6)


宜昌边边(6)

        △盖洛与他乘坐的滑竿

        六、盖洛的圣诞节

        在那本《扬子江上的美国人》一书中,盖洛详细的记录了他在那个圣诞节忙碌的一天。从天亮开始,就不断地有地方的政府官员和军官派手下的人拿着他们的拜帖络绎不绝的前来找他,要求这位得到过湖广总督端方亲切接见并授意关照的外国传道士给他们一个小时的会面时候。虽然初来乍到,可是他的那些圣公会的美国人同伴却深知中国特色,知道那些地方军政要员不过就是套套近乎、奉命行事而已,所以,盖洛就以自己很快就会离开宜昌为由婉拒了那些要员。

        上午十一时,盖洛在宜昌苏格兰长老会的教堂参加了基督教的圣诞弥撒仪式。他在那本游记中写道:“教堂里人山人海,还有很多站在门外。参加者多达四百多人,绝大多数是基督徒。”想必站满了人的教堂里会隆重响起著名音乐家亨德尔的名作《弥赛亚》的歌声:“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他的肩头上。他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和平的君。”

        在参加圣诞弥撒仪式之后,盖洛不得不穿上厚厚的皮草、坐着两人抬的滑竿,从二马路的苏格兰长老会穿过新建的外国人聚集的城郊,从大南门进入宜昌城,再穿过南正街、二架牌坊(新民街)和鼓楼(笔者注:现在西陵一路与新民街、北正街十字路口),到位于北正路的总镇都督府(笔者注:俗称道台衙门)去拜访宜昌的最高长官。因为他的下一步行进路线是乘船而上,穿过长江三峡去到四川那天府之国。沿途除了川江水流湍急、需要熟练的领航员,还因为峡江之中土匪猖獗,强人出没,就不得不求助于地方官员的保护,谁都知道官匪自古就是一家。

        接受拜访的宜昌道台很有耐心的向盖洛解释了“宜昌”这座城市地名的涵义:“宜昌的意思是”宜于生财、昌盛繁荣”,常住人口有三万,流动人口约有两千人。”那个正四品的道台还兴致勃勃的告诉盖洛:“宜昌对岸那金字塔似的大山,十分壮丽,据说那里住着些邪恶的精灵,为了以往的恩恩怨怨,会越过大河,伤害这座城市,并破坏这里的商业活动。为了镇住那些邪恶的妖怪,抵消它们的不良影响,富商们联合达官贵人,捐赠了大笔款项,在东山上修建了一座三层寺庙。这座寺庙面对着金字塔似的大山,当恶鬼蹦出来时,就会将它们截住,扔向水里去。”

        盖洛在他的游记中记录下那个道台对他讲的话,就使得现在的学者对于东山寺和磨基山之间那种神秘的联系有一个清醒的了解。因为盖洛不仅受到湖广总督的接见,还手握有端方的名片,这等同通行证;再加上清朝也在那些开放口岸、免除关税的条约上均附有与传教士、传道士有关的特款规定:“深入内地,购地建造,自由传教,官府一体矜恤保获”,一时间,“洋人横行,洋教盛行”形成共识是不争的事实。

        于是,那位和盖洛谈笑风生的宜昌道台不仅殷勤的为盖洛送来了牛肉、羊肉、猪肉、土豆、卷心菜等,还派人送来了大量木炭,以供盖洛入峡路上御寒之用;不仅为盖洛的继续上行提供了兵船和保甲船进行保护,还派了一名官员伴他入峡,可谓考虑周全、无微不至。其根本原因就是盖洛在《扬子江上的美国人》中洋洋得意的所说的:“在港口的英国炮舰是圣诞节的装饰。”

        所以才说病夫无尊严、弱国无外交。


  (https://www.skjwx.cc/a/98754/98754103/10058896.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