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天道酬勤 > 宜昌边边(94)

宜昌边边(94)


宜昌边边(94)

        △古佛寺殿。堂(新)

        九四、文学里的古佛寺(上)

        笔者有一部长篇小说《谁是谁的谁》,里面的宗。教是道教,可是所有的传说和背景都是以古佛寺为蓝本而设计的。不过就是将佛教改为道教,”古佛寺”改为”三元观”,”超明”改为”清虚”而已。自认为当时改编的还不错,将一些有关古佛寺的故事串在一起,再加上天马行空式的想象,就形成了文学形式古佛寺的来历。在结束关于从肖家巷的华严寺到珍珠岭的古佛寺的有关章节之前,将《谁是谁的谁》里的寺庙和人物重新还原过来,摘录如下,也让各位看官一睹为快,见笑了。

        古佛寺位于这座城市的老城区的中。心地段,红漆的庙门之外就是车水马龙的城市主gan道,原来庙前两边有两片草坪,后来为了增加寺庙的收入,改成了收费的停车场,进。出寺庙的善男信女就得从收费处的栏杆处出出进进。进。入古佛寺,里面自然会有一个不太大的广。场,拾级而上,就可以进。入那座高大宏伟的大雄宝殿,里面供奉着那尊元代古佛的塑像。

        这座古佛寺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个神话。

        那还是清末的时候,一个拥有三艘麻阳木船的小老。板梦见一个身穿袈裟的中年和尚要他将准备装船运往沙市的本地桐油运往川江上游的涪陵一带。醒来记忆犹新,可就是不敢相信,原来,四川本来就盛产桐油,价廉物美,而这座城市本地产的桐油大多都是沿长江下水到沙市或武汉与江浙商家换取棉花和丝织品的。他在茶馆里把这个梦讲给同行听,个个笑得前仰后合,说他的梦比做chun。梦还要荒唐,不值一提。

        没想到第。二天晚上刚刚tang下,那个彬彬有礼的和尚又来了,jiao他不要迟疑,赶快开船逆江而行,保证他会有所收获。小老。板根本不信,问为什么要帮他?和尚回答说,因为如来佛祖有求于他;他还是不相信,又问道,如果运桐油到涪陵,回程装什么?和尚的回答是川土,也就是四川产的鸦。片!他就更不相信了,当时,虽然鸦。片泛滥,这座三五万人的城市就有几十家烟馆,需求量巨。大,如果运到武汉就更不得了。可官家沿途都设有关卡,除了照章纳税,凡私运或夹带烟。土者,货物充公不说,还格杀勿论,将人头挂在江边的竹竿上示众,目的当然是杀一儆百。

        小老。板有些好奇的又问了一句,”如果侥幸成功,川土运到哪里去”的时候,和尚回答的很gan脆:”南京。”他就差点没吓死,那可是上千公里水路;和尚还告诉他回程一定要昼伏夜行,到南京后不要带那些棉花丝织品等重物:”买些舶。来。品,越贵越洋气越买,轻船回家。”小老。板就更加傻了眼:从来没听说过那些洋货在宜昌这个内陆城市还有什么销路的。

        那个中年和尚见他犹豫不决、迟迟不敢答应,叹了一口气说:”看你家供着菩萨神像,为人也还正派,准备送一笔财富与你二一添作五以做善事,不想却胆小如鼠,令人失望。罢了罢了!如果你今天午时三刻还没有扬帆起航,我就另找他人去了!”

        小老。板就一下子从梦中惊醒了,坐在chuang上闷着头抽烟,天亮以后,披一件衣服,先去找到负责码头搬运的老。板,扔下一摞银元,要他安排人在中午以前将那些装满桐油的木桶装上船。他强调说:”不是一条船,而是三条船!”他也会分别找到那三条船的舵手、领水和水手,同样扔下一些钱,那是安家费,告诉他们:”中午到杨泗庙拜过河神以后就开船!”

        所有的人都认为那个小老。板一定是发了癔症、中了邪,连他家里的女人也跑到江边望着即将起航的船哭哭啼啼的,他却冲着岸上骂了一句:”再哭一声,老。子回来就休了你!”女人果然立刻没有了哭声。他冲着西边大喊一声:”开船了!”所有船上的人就跟着一声吆喝,扬帆的扬帆、撑船的撑船、掌舵的掌舵、收跳板的收跳板,满载着桐油木桶的三艘小船就在岸上无数人不相信和嘲讽的眼光中向着长江上游那个远远的城市进发了。


  (https://www.skjwx.cc/a/98754/98754103/10058810.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