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天道酬勤 > 悠悠大公桥(161)

悠悠大公桥(161)


悠悠大公桥(161)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大公路

        解放以后,沿江大道所属街道曾经多次进行过翻修改造。1960年,拆除了原大公河坡一带的木板房屋,将大公路取直,并浇筑了从一马路至胜利四路(原转运街)一段宽9米的水泥混凝土路面。1967年,街道革命化改名时期,原环城西路、南门外正街、滨江路、大公路和复兴路合并称为东风大道;而从1972-1975年之间,十码头至一马路一段继续拆除部分破旧房屋,水泥混凝土路面增宽至18米,街道左侧陆续建起不少楼房,基本形成如今沿江大道的雏形,直到1973年正式改称沿江大道。

        1978年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决定将沿江大道向北延伸至葛洲坝三江船闸。为了加快沿江大道的建设,结合葛洲坝工程的开挖回填,经国家建委批准,从1979年开始,在镇川门至九码头沿江一段开始兴建填滩护岸工程。填滩护岸工程分为填滩和护岸两大部分,其中填滩全长3。8公里,宽度一般在30米至100米之间。在镇川门与三江下航道口相接,尾部在九码头处连接长航宜昌港岸线。

        宜昌护岸工程总投资l200万元,填滩土方190万立米,护脚石方18.87万立米,护坡11。062万平米,护拦墙2000米。整个护岸为斜坡式,从棱体到顶部设三级平台,棱体处设3米宽的底脚平台,标高44-45米;中平台宽2米,标高48。5-49米,宽2米的顶平台标高53.5米。中平台以下用块石护坡,中平台以上用水泥混凝土保护,护坡底平台用块石和卵石砌筑。在镇川门至大公桥街西北口江边一线(长约2。5公里)修建滨江公园,并结合公园建设,在护岸全线设有宽4米的踏步码头8座,踏步一直伸入江中。

        上世纪八十年代,沿江大道西南侧自上而下的码头分布是:

        中水门码头位于中水门(献福路)江岸。为市装卸二公司五队作业区。系简易斜坡码头,货场面积约8500平米。分砂石、杂货二条作业线,有两个泊位。砂石作业线装有皮带运输机,杂货作业线主要装卸矿建材料和百杂货。顺斜坡装有牵引机一台,水域上设有水泥趸船两只。

        “向阳”轮客运码头位于中水门码头下游约250米,系简易斜坡码头。水域上设有水泥趸船一只,主要停泊宜昌县航运公司经营的宜昌市至宜昌县太平溪的向阳客班轮。

        小南门码头位于小南门(学院街)江岸,为市装卸二公司四大队作业区,系简易斜坡码头,货场面积约3200平米。顺斜坡装有牵引机一台,水域上设有水泥趸船一只。主要装卸矿建材料和煤炭。

        大南门轮渡码头位于大南门(环城南路)江岸,是城区中部连接长江右岸市郊点军公社及宜昌县桥边、土城两公社的重要渡口。轮渡业务由市轮渡公司经营。配有三只渡轮,一号船每次可载客600人,二、三号船每次可载客500人。码头坡道结构形式为简易斜坡,水域上设有钢质趸船一只。轮渡一般每天对开16趟,年运送旅客达200余万人次。该渡口原设在镇川门,1979年迁至中水门码头下游,1980年4月迁至大南门江岸。

        市水运公司码头位于二马路西南端江岸,岸线长500米,系简易斜坡码头。水域上设有木质趸船一只和水泥跳船一只。为市水上运输公司船舶(约5000余吨)的集中停泊区。

        地直车船队码头位于强华里西南端上约150米江岸,水域长约100米,设有钢质趸船一只,停泊能力约3000吨。另备有钢质跳船2只,自有运力l760吨。

        长江葛州坝水利枢纽水文实验站码头位于强华里西南端下约150米江岸。岸线长100米,设有钢质趸船和水泥跳船各一只,主要停泊水文测量船。


  (https://www.skjwx.cc/a/98754/98754103/10058428.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