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浮云记 > 第27章 钦差大老爷

第27章 钦差大老爷


红鸾高照,可喜可贺!

        在王府的神秘网络,琮郎定亲的新闻已不再提,五娘子远嫁八字还没一撇,眼前最最要紧的,是天子使节到来,给自家大王塞新人了!

        用何家姑爷的话,这叫“钦差千里送小妈”。因为消息过于震撼,到揭开钦差真面目时,大家反倒心如止水。这群人没声没息进了城,先去刺史衙门,次日方由朱刺史导引,排开扈从往诣王府。

        府里的大王还在守着湖水钓鱼,听说钦差到了山下,才撇开莺莺燕燕,作出一幅惊慌模样。鸣礼炮,开中门,列仪仗,换朝服,仓仓促促把贵客迎进府来。

        人们都以为,圣人找了个劳苦功高、说话漏风的老臣当使节,到此刻才发觉,正主乃是藏在他背后那军汉。

        朱观治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老狐狸,你还算计得过圣人?

        真正的钦差是位年轻外戚。准确说,就是当朝国舅董国维。

        董国舅十年前还只是先帝不受宠小老婆的幼弟,无缘和炙手可热的异姓王照面。初见之下,他觉得王轨既不凶悍也不勇武,倒蔼然可亲,一点都不像朱观治口里的大恶奸贼,更比他那假清高儿子王二强得多。

        接风宴设在王府正殿。副使老头和王轨拉起家常,谈光辉岁月,谈儿女婚嫁,谈各种鸡零狗碎老年烦恼,自然而然地推出重点:“此番回京,某打算告老辞官,含饴弄孙去了。”

        觥筹交错场面忽然静下来。

        王轨何尝听不懂弦外之音。他整冠起立,向北边金銮殿的方向拱手肃然道:“王某虽老迈,深受国恩,忝封王爵,子尚贵主。此生誓为圣人守卫边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老臣一干人的表情如同中风。

        董国舅扯过跟皇帝借来当军师的翰林侍读,问:“顾学士,这话不好么?”

        顾学士答:“自然是好话。”

        “那王二几个笑什么笑?”

        顾学士抬眼,王驸马果然以袖掩面,肩膀微抖。正欲开口,只觉一道锐利目光扫来。是侍立在王轨身后的某个人,少年郎锋芒如剑,和王家相似的风姿俊爽,好像……很有意思。

        “驸马不过呛着了。”

        “哈,他就活该!”

        为了迎接四位美人,张王妃颇伤了一番脑筋。若开大门,那是打了自己这正室的脸;走后门听着有点怪,可让御赐的人从角门进来也不像话。最后还是蹇总管提议,不妨用离湖最近的巽门,那边地阔景佳,修得也气派。

        一个问题算解决了。让王妃无语的是,她的晚辈媳妇、出嫁的女儿们,不好好呆在自己家,一个个拖儿带女跑来身边,美其名曰帮母亲壮势,分明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这不怕母亲动气伤身么。”老大王姚殷勤地端茶送水。嫁了何观之以后,她也眼见着脸皮越来越厚。

        “动气?我有什么可气。”王妃缓缓摇着团扇。“不过又是几个可怜人。”

        生为女子,谁不可怜?王姚心道。迎一个又一个的新人进门,还得笑;送丈夫兄弟儿子去沙场,不能哭。只有闺中做女儿的时候,还有几年好光阴。难怪五妹宁可守寡,裴小娘子也不肯嫁阿琮,听说要死要活闹了一宿呢。

        等了半天,孩子们都呆不住。“要看美人,看美人。好看多看看,不好就走了……”王小七、王小九和他们的堂兄小八绕起圈念经,众人笑得要死。公主撇清:“可不是我教的!”

        她嘴角也在笑,停云却从关关身上发现了全新的东西。姿态脆弱的脖颈,祈祷般交叉的双手,眼底的忧思和坚忍,一切比过去的艳色更加动人。

        结果想看的还是没看成。美人们由一位官员送来,连车帘都不曾掀起一条缝。她们风尘仆仆,不可见贵人,得梳洗完毕才来正式拜见。

        反倒护花使者赏心悦目,让夫人小娘子们躲在纱帘后看了个够。那份从容风姿,和雅嗓音,怎么都……像王勰。

        关关似有兴致,抬脚就转出来。官员和她冷不防打了照面,司礼宦官快疯了,牙缝里嘶嘶道:“是贵主!”

        官员一惊,敛衽下拜,不敢抬头。

        关关漫不经心轻笑:“大人,脖子不疼吗?”

        大人目测脑血管会疼,退下的时候都走曲线了……关关无辜:“我就想看像不像。”

        其实是不大像的。论五官,王勰更出众,可是比不上人家那种一路顺遂的神采。

        “那位是曹御史。”小黄门伶牙俐齿,“年轻着呢,正好和咱们驸马同庚。二十中进士,三十吏部郎,去年圣人亲点他巡抚宁州,来了就修山捐寺,兴建书院,又会作诗,听说与他阿兄在文人间合称什么什么来着……”

        “成亲没有?”一干人异口同声。

        “这,听说元配曹夫人下世了……”小黄门懵了,满屋贵妇虎视眈眈,好可怕。“同来赴任的是继室夫人。……只可惜呀!”他灵机一动,“曹御史常对人说,等三年任满,就要学陶某某先生,归田去做老农。”

        三年期满,正是乱起之时。不知道他来不来得及归田园居,来不及的话,会选择降王“从贼”,还是尽节殉难。

        停云有一种暮春看花的惆怅。

        关关拉住她,和其他人错开几步。

        “要是王勰没被困住,就会这样意气风发吧。”

        停云说不出话来。他们很可怜,我们也很可怜。各有各罗网,都是可怜虫。

        关关目视前方:“我决定了。”

        整个世界像一场幻影,家国父母,权势眷属,全是假的,只有这寥寥几个所爱所亲是真的,念念在心,无法抛舍。哪怕需要她付出最大的勇气,哪怕付出生命。

        “我选择去码头整点薯条。”

        停云点头道好,随即反应过来,脸色铁青。“不可以不可以!……救命啊,我今天就要辞职!”

        国舅钦差大老爷过得很不快活。

        向来听闻藩镇作威作福,富甲天下,虽然从立场上应该不齿之,要是他不好好见识一番,体验一番,又怎能如实向圣人汇报?

        万万没想到,藩府生活竟然是这样的!

        衣食住行,住也就罢了。王府的确千门万户,可是建在山上,七拐八拐,根本看不出真面目。自接风宴起,钦差桌上就顿顿珍肴异馔。各种诡异的飞禽走兽、野菌野菜,乃至还有炸虫子!

        要命的是,这么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王二那比谁都风雅的家伙竟下得了筷。“边陲穷乡僻壤,不能与京中相比。委屈各位了。”

        董国舅很绝望,他只想求一碗清粥。可是上至公主王妃,下至管家婢子都只会大惊失色,说此等粗鄙食物怎配奉予上使,然后给他摆更多的异馔珍肴。

        都怪朱观治那狗刺史,说得跟王家下人吐口痰都拿金盂接似的。现在,董国舅对过去情报彻底将信将疑,赶紧寻个由头,逃命似的搬出王府。

        临行前,圣人旁敲侧击,给他下了两道任务。一是探访民意,二是察看军队虚实。恶补了几天民间食肆,董国舅自认第一道任务完成了。不知为何,城中汉民多是藩下人,警惕性高,问不出话;蛮夷倒热情,可惜语言不通,还想拿虫子招待他。无论如何,看起来没有民怨沸腾的迹象。董国舅好生失望。

        至于察看军队,钦差进宁州这些日子,就没见过一个兵。本来各州驻军,归隶地方官管辖,朝廷心里有数;至于藩军,直接听王节制,各级军官由藩府自行任免,朱观治也说不出一二。

        狗头军师顾学士出了个主意,直接向王爷提出要看演兵。就说王家铁骑名震天下,晚辈倾慕已久,可否让我等一开眼界。“况且大人这几日——”他咽下了吃喝玩乐,改口道:“这几日不问公事,王家已然松懈,定能杀他个措手不及。”

        “还是你们文人狡诈。”董国舅衷心夸赞。


  (https://www.skjwx.cc/a/97020/97020079/9111622.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