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与我指腹为婚的男子 > 第64章 人各有志

第64章 人各有志


穆家有贵客,翩翩银发的中年大叔虽不怎么出户,但还是有所招引。隋克便是慕名而来的一位。

        百谷城大乱平定之后,隋克便以城主“客卿”身份留下一至今日,还大有常驻之意。

        这次到访穆家的隋克可是比之前那一战中要发福许多。

        因是拜会晏家远的名义,晚辈并没坐陪,木老爷子也没参加,就晏家远、穆兴易,木小花同隋克几人聚坐闲谈。

        其实隋克此前与几人都没什么实质交情,毕竟圈子大不同。

        按理,这样年纪这样的会面,大家寒暄一下、说点过场话也就罢了,可也不知道隋克是怎么了,茶当成酒很是上头,说了好些个掏心窝子的话。

        当然,也可能是木小花忍不住抒发了一个想法在先。

        虽然百谷城之变已过去些日子了,但木小花总忘不了当时兵器库里的情形。虽然那些百姓都是受害者,虽然那时许多人的行为也都是求生本能,换了别人去也未必多高尚,但木小花就是过不去这个坎。

        每次出门对着百谷城的街坊邻里、甚至擦肩而过的路人,木小花都会不禁想一想,这些人在当时充当了个什么角色,这些人又可有为当时行为或是所见良心不安过……

        所以她问隋克:“这样的城民值得被守护么?”

        沉思片刻,隋克道:“鄙人少年时对大千世界充满向往,一身热血,虽未有报国之志却也恨不得除尽天下之恶。再大些觉得能者就该多劳,与其独善其身不如有所作为,我争盟主位时为的其实不是称霸武林,而是觉得天下武者应当合力起来,不说为民谋大福祉,也至少能惩恶扬善,结果发现自己真是异想天开,原来习武之人也是在名利场,哪有那么多侠客英雄,不过江湖上诨叫美称而已,多少人都是事不关己或是有利才逐。我虽无能,却也曾使劲浑身解数想尽绵薄之力,但看到还真的很绵薄时,其实我也早就有些自暴自弃了。到后来,武林中人叫我失望,对朝廷几方的拒绝扯皮也叫我觉得精疲力竭。”

        隋克道:“当年我不解骆无悔,后来我亦觉得以他本事与城府明明可以担起武林盟主这个重担,他若全力以赴或许会比我做得好,我没能实现的,或许他能。可这位骆大侠倒好,虽也做些行侠仗义事却不过随手。他的心血都倾注在徒弟身上,我也曾暗暗盼着他的弟子得他衣钵会成为未来武林的擎天柱,我也没想到初见小晏公子本尊便是群英会上同小穆公子,”

        隋克本想说“打情骂俏”还是改成“私下切磋”。

        深深看了穆兴易与晏家远一眼,隋克又道:“虽然二位的师门一直高深甚至隐秘,江湖少有人知。但我知道,当年二位要是下场逐鹿,这鹿还真未必能到我隋某手中。”

        摆手不叫二人说谦辞,隋克又道:“我知道,人各有志。同到头来我白忙了一场相比,各位至少求财得财,求稳得稳,求徒也得了高徒。这些年,我暗中也关注,贤伉俪游历时在匿名行侠,晏兄也是匿名四处施财做好事于民,骆大侠关起门来教徒弟却也默默出力解决了外面几件是非大事。算算到头来只有我白忙一场,临了,没见到江湖中人该有的骨气不说,自己还得跑去向皇权妥协。”

        不令人安慰,隋克又自道:“其实这些也都无妨,对的错的都是一生,我尽全力努力过,若说后悔确是有悔,但也并不全悔。细想想,我这一身武学,也算是有所用过。没有凌云才智,一生襟抱却也开过,对得起少年时的一点初心,便够了。”

        隋克又道:“之前我说不站队皇家却又有意引导。我是想着,我等不过是世间闲散人等,如何决定自己的一生都没关系。中规中矩或是任性豁达都可以。但有的人不是,有的人生来便有不可推卸的职责。我等无力拯救的天下苍生和拨正的颠倒世界,也许有人可以。”

        隋克长篇大论、感慨连连,似是没有回答木小花的问题,但又已经答了她所问。

        人生在世的确各有志向,从前隋克在武林中镇守二十载,那个鱼龙混杂的武林就值得守护么?其实未必,而且以最后他一走那些人就投向了强/权来看是真不值得,可是隋克说自己尽力了不后悔。

        隋克算得上侠义之人,各怀本领的江湖武林他都能守,那一城弱小无辜百姓他更是守得,他的胸怀容得下别人的美丑善恶。再有便是,虽然隋克一直没有明说他与百谷城主什么关系,但以其行动来看,仅为一人守一城都必是值得的。

        因为值得,因为不觉一点委屈,所以心宽体胖。

        相比起前辈们回顾沉重过往,蔺如兰同晏未穆寐说的就杂些。

        蔺如兰也同隋克在百谷城一呆许久,不过与隋克要长驻不同,她明日就要走了,这次是来道别的。

        她比晏未二人还大一岁,要是寻常人家的姑娘孩子都不小了,她却还没有成亲。之前义父一直孤身一人,她总不放心,虽碍于义父考虑没能总陪在义父身边,但她也因此没怎么理会自己的事。隋克问起甚至张罗过几次,也都被她以“相不中”“眼缘不够”给搪塞了过去。

        眼看义父卸任了盟主之位,又终得长久陪伴,放下顾虑的蔺如兰也尝试着敞开心扉接受了一个男子的大胆追求。

        至于那个男子是谁,蔺如兰也直言相告“偷马贼”,更多的爱恋故事蔺如兰没跟二人讲,但她带来了武林的一些消息,或说也不只是武林的。

        原本,大皇子即最后作死倒台的那位太子是正宫皇后之子,又长又嫡。不过这位正宫皇后家本并不怎样,是仗着“贤淑”得先帝夫妇看中先成为太子妃后顺理成章成为皇后。偏这位皇后死得又早,后来的皇后家族势力就雄厚许多,醋王母老虎的枕边风加上有些利益相关大臣们一直鼓动立新皇后所出的二皇子为储君,但也有些臣子无论是出于正直还是押宝大皇子又坚持“嫡长”一说。事情一度闹到很大,连新皇后也不得不缓兵下来先不敢硬催,大家由着皇帝犹豫地将立储之事一拖许久。这一节,当朝百姓多少见识耳闻。

        后来,新皇后家势力不如从前,又新皇后也挺短命的。新皇后过世后,身子病殃殃的皇帝终于下了决定,立嫡长子为太子。这一节百姓也熟悉。

        大皇子坐上了太子位,那是他应得的,但父皇的犹豫,臣子们的许多反对,弟弟和其背后大势力的一直贼心不死都叫太子很是不安,便有了他之后的许多暗中行径。当然这一节民间早先知情的还是少,还是在最后两个皇子同时事发时大败/露的。

        百谷城出事,隋克没同意帮找皇子,而是奉皇命连夜去暗杀了兵力在外地、但人当时正好在京城的、太子党中最位高权重的大将军。那位将军本身倒对朝廷没什么贡献,不过是仗着世袭接管了兵权,在犹豫之后站队、算是“囤积居奇”地早押了没什么实权依仗的太子。平时那将军的恶行也不少只是每报到京城都被太子党暗中拦下,而那些举/报之人还往往因此遭殃。令二皇子的势力也无可奈何的是,这位将军手上有前代人留下的免死金牌,将他的恶捅到皇帝那里去也不能将他怎样,暗地里,那位将军身边防卫森严,盛无情的黑衣人们也近不得身。

        当时隋克选做这个交易是想着:第一,皇命;第二,为民除害。

        皇帝大出手后,太子在朝中的主势力都倒了,暗箱手下也被端了。反倒是贤德山庄做为太子党在武林中的一个招安据点,因舅姥爷祁宁帆做事素来谨慎也不叫庄中人主导那些杀伐、掠夺类,贤德山庄就当一个联络点没能全身而退却也在太子党势力中算是善终的一股了。仅存一小股。

        与没了武林中慕权人士趋之若鹜、不过是变得门可罗雀的贤德山庄相比,新任盟主那边可就悲惨多了。

        新盟主一上来,屁股还没坐稳便全不避讳地傍上了太子。又盟主亲自下令,命徒弟主导、众多武林人士同去给太子出力,不成想鹰犬当了、大功没立成,去的人几乎全军覆没,最后原来这些人是去迫害无辜城池百姓的实质也暴/露了。

        新盟主成了一个大笑话为武林正直人士所鄙弃,连那些之前犹豫观望只是还没有加入却不是无心于世俗权/欲的人也都纷纷站在道德的至高点来唾骂他。

        一人笑话,一门笑话。

        不只如此,江湖武林还在号召要推请隋克回去再任盟主,遭到拒绝后,他们已在商议要重新召开群英会,重新推选德高望众之人了。

        对此武林巨变,晏未与穆寐互看,眼波□□同的感慨是:铁打的戏台,流水的角色,其实所演绎的只是亘古并不出新的剧情而已。如此,二人倒也更不后悔他们虽身负绝学却都没有施展于武林了。当然,武林如此,朝野更是,别处亦逃不过。

        倒不是愤世嫉俗,而是我尊重并理解各路世人各有活法,我也有权利选择我来人世这一遭要走的路。


  (https://www.skjwx.cc/a/78344/78344347/12112090.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