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大楚怀王 > 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

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


见到楚王沉默,景鲤淡淡的道:“大王,封君们虽然在向大王表达不满,但是也仅仅只是上书询问,书简中的措辞,也没有出现口诛笔伐的尖锐之词,可见各地封君还是心向大王的,相信大王会公正处理此事。”

        熊槐叹了口气,道:“那么就这样吧,明日上朝之时,正是各地公布襄成君一事的处理结果,另外襄成君之弟来到郢都后,第一时间送到宫中来,寡人直接宣布其继承襄成君之位。”

        “唯。”景鲤应道。

        看着景鲤离去的背影,熊槐摇了摇头。

        自己这个楚王受到地方的封君的威胁,景鲤却让自己暂时向封君妥协。

        诚然,这一次是王室理屈,应该让步。

        但是让步之后呢?

        如何找回场子,重新树立楚王的权威,景鲤却是一个字都没有提。

        既没有短期计划,同样也没有长期计划,这就是景鲤已经被楚国数百年来的规矩所左右了。

        只是如何对付这些有钱有人有军队的封君,熊槐自己也一时头大如斗。

        直接削藩,那就是自寻死路,用武帝的推恩令,这同样也行不通,自己连封君领地内的寻常内政都无法干涉,更何况这种关于继承权的特大事件。

        归根结底,还是这些封君权利太大。

        熊槐叹了口气,内忧外患,短时间内这些封君根本无法解决。

        这或许就是景鲤提都不提的原因吧。

        相比这些封君,倒是郢都的这些朝中的贵族更加容易解决一些。

        毕竟楚国传承这么多年,贵族多得是,在郢都的大街上,随便拉出一个人,说不定都是没落的贵族后裔。

        更何况这百余年来,楚国的势力范围从河水边缩退至淮水边,失去封地的封君,同样不少。

        既有襄成君这样努力复兴的封君,也有潘君这样在郢都到处投机取巧的封君,还有不少渐渐没落的封君。

        那些已经没落的封君,难道真的心甘情愿就这么慢慢没落吗?

        如果真的心甘,这个时代就不会出现楚材秦用这种说法了。

        在平民还没有实力打垮贵族之前,能打垮贵族也就只有贵族了。

        “大王,刺史令求见。”

        听到李秋的提示,熊槐收拢思绪,道:“传。”

        陈轸进来后,熊槐问道:“贤卿,金君他们的事情可曾查明原因。”

        潘君两人自杀,对襄成君一事已经有交代了,但是金君他们前来郢都的原因,却不能不查明白。

        陈轸答道:“回大王,经过微臣初步查探,金君他们之所以特意赶到郢都,应该是和去年的大战损失太大有关。”

        随着陈轸的叙说,熊槐倒是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这也是削弱封君的一种方式。

        如果封君的领地没人了,那么封君还会是封君么!

        只是去年的那种机会太难得了,而且有了金君他们的遭遇,恐怕剩下的那些封君都有所警惕了。

        想到这,熊槐叹道:“可惜了。”

        但是转念一想,如果大多数封君的百姓都跑到楚王哪里了,恐怕现在封君全都来郢都逼宫了。

        顿了顿,熊槐问道:“也就是说这一次金君的损失最大,所以金君的态度是最坚决的!”

        陈轸点了点头。

        熊槐想了想,向陈轸问道:“寡人记得金地之所以叫金地,乃是因为金地盛产恶金的缘故吧。”

        陈轸答道:“回大王正是如此。”

        宛城除了是楚国北面防备三晋的战略要地外,同时还是楚国最重要的冶铁基地。

        究其原因,除了因为宛城附近拥有大量的铁矿外,还因为宛城靠近秦岭,拥有丰富的林木可以烧炭炼铁。

        因为资源丰富的缘故,再加上战略位置重要,于是楚国多次加强宛城的防守,吴起入楚后,最先治理的地方,也是宛城。

        为此,宛城成为了楚国人口极多的大城市,商业繁荣,手工业极其发达,尤其以冶铁业为最。

        鄂君和金君的封地,都在宛城附近,两人虽是邻居,但是走的道路却是不同的,鄂君走的是商业道路,而金君走的就是手工业道路。

        因此,金君领地支柱产业,就是需要消耗大量劳力的冶铁业。

        金君手下除了经验丰富的铁匠外,剩下的就是负责挖矿的人。

        身为金地的所有者,金地领地内所有的百姓都归金君统治。

        为此,金君除了购买奴隶充当劳力外,还频频征召领地内的百姓,反正都是不花钱的。

        结果这次金君抽调了领地内士卒前去支援楚王后,就出现意外了。

        脑海中浮现金君的情况,熊槐暗叹,冶铁可是好东西啊。

        想到这,熊槐对李秋道:“把先王珍藏在宫中的那把湛卢剑拿来。”

        “唯。”

        不久后,李秋就带着人捧着一把宝剑走了过来。

        熊槐拔出剑来,露出一把通体漆黑如墨,黑不溜秋的剑。

        这是越国铸剑师欧冶子所铸的第一把名动天下的宝剑,于湛卢山挖出神铁并在湛卢山铸成,故命名为湛卢剑。

        用手轻轻抚过剑身,丝毫感觉不到此剑的凌厉,号称仁者之剑。就卖相而言,实在是不咋地,远远比不上历代楚王的佩剑太阿。

        虽然传说中湛卢剑的出世之时,如何如何惊天地泣鬼神,而且欧冶子自己也说,湛卢剑是其毕生的追求。

        但是熊槐把腰间的太阿剑拔出来后,这把有欧冶子连同干将两位铸剑大师共同为楚王打造的宝剑,威风凛凛寒光绽放的太阿,立即就将湛卢比下去了。

        虽然大家都认为神剑自晦的湛卢要比太阿好,但是楚王都是佩戴太阿,而将湛卢收藏,连之后的秦始皇,都是把太阿当做随身的佩剑的。

        这只说明一个问题,宝剑也是看脸的。

        熊槐一只手拿着一把剑,再次比较了一番,还是太阿更加衬托威严一些。

        而后,熊槐单手用力挥出湛卢。

        “噗”的一声,身前的木案被斩成两段。

        熊槐点点头,这剑外表虽然不咋地,但是也不愧是同时被越王吴王楚王认可的宝剑,同样锋利异常,不比自己经常使用的太阿差。

        心中有了底,熊槐将太阿放回腰间,然后拿起湛卢,对陈轸道:“走,去铸剑坊,另,传令金君,让他去铸剑坊见寡人。”


  (https://www.skjwx.cc/a/50/50138/14489616.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