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鲜红翠绿半尘埃 > 第133章 第一百三十二回梁嘉尚赞助课题组林南一问道通天岩

第133章 第一百三十二回梁嘉尚赞助课题组林南一问道通天岩


既然不会遵纪守法,那他一定会做一些违法乱纪之事。或许这个人反侦察意识非常强,会把自己做过的坏事所留下的痕迹抹得干干净净。不过坏事做的多了,无论怎么抹都有可能在一些注意不到的犄角旮旯藏下痕迹。有了这样一个想法,梁嘉尚的心思就开始活动了。他开始在心中对胡德裕的人际关系逐一进行排查。先找那些曾经与胡德裕进行合作之后又闹得不愉快的人,果然这个人从来都是要吃独食的,凡是跟他合作过的人没有不吃亏的。梁嘉尚自称是受雇于一家报社的记者,于是那些人在梁嘉尚的面前纷纷开口,而梁嘉尚逐一进行了录音。

        果然胡德裕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但他也留下了大量的怨恨。在梁嘉尚的提议之下,这些人组建了一个群,他们交流了彼此与胡德裕进行合作的经历,他们有相当一部分保留着当初的合约。经过交流,他们也知道胡德裕到底是使用什么手段,让这些人前仆后继的上当。梁嘉尚对胡德裕做生意的手法进行了总结,然后公诸于众,并且表示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联络他。其中有一些人在跟胡德裕做生意的,第一时间就保持了警觉。打电话时录音,用聊天软件聊天的时候进行截图。尽管如此,对方还是用一些非常手段,让他输掉了官司。于是这些证据的复制版本就落到了梁嘉尚的手里,一开始胡德裕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一情况,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似乎一切都已经晚了,但他还有最后的办法。一个是与有司建立深厚的同盟关系,无论什么人来挑战,都让他失败而归,另一个办法就是直接雇佣专业人士将梁嘉尚从人间请走。

        夜已经深了,梁嘉尚坐在那里进入了深度的冥想状态。那个时候脑袋有脊椎保持一条直线,气流从口中呼入,然后沉入丹田,之后冲向头顶呼出。气流就像是水流,从丹田到脑袋各个地方都感受到阵阵清凉。这个时候有一个想法,从水面上冒了出来,在阳光的映衬之下,那个想法就像是一粒灰尘,折射出五彩的霞光。有一个声音在他的身后说:“南无阿弥陀佛,你现在处境非常的危险,但同时又有无限的生机,只要这一次击败了胡德裕……”

        如果是在寺庙里下手,自然是不妥的。万一触怒神灵,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要想办法将他诱出来再下手,可梁嘉尚这个人在庙里没有人知道他的准确位置,住在寺院里的比丘也联系不到他。就在胡德裕感到黔驴技穷之际,他似乎又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想办法以梁嘉尚的名义犯事让有司去找他,很快这些误会就会被澄清,但只要他出来了,就没有机会再回去。果然某日半夜一伙人冲进庙里,将梁嘉尚带走,胡德裕在里面安排了人,梁嘉尚被投入进去的第一天就被打个半死。虽然里边打的鬼哭狼嚎,外面的人也完全听得见,但他们只当没有这回事。一看这个情况,梁嘉尚知道自己这一次是凶多吉少了。

        这个时候他彻底放弃了抵抗,一边挨打,一边在心中默默祈祷。也不知道怎么一回事,说有上边的人进行突防,他们被吓坏了,赶紧把量梁嘉尚投入到一个秘密的地方。在那个地方炎热非常,梁嘉尚的伤口腐烂生蛆。他在心中默默的祈祷,如果上天赋予的寿命即将耗尽,请上天允许他体面的走,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是非常奢侈的。这世上有相当多的人,走得很不体面。如果还有一线生机,那就请这一线生机快点来吧!

        就在这个时候上边寄来了一纸调令,长官的换人了。胡德裕赶紧前来巴结,没想到这位长官,虽然表面上一脸和蔼,内心里却恨不得将他拒之门外。因为从第一眼见到这个人就觉得他很不简单,跟他打交道一定要吃亏。经过了解之后才晓得原来他手底下的这些人,大多数人都拿过胡德裕的好处。如果想要在这里站稳脚跟,这里必须换一批人。很快上面的调查组就来了,从这一刻起,大家人心惶惶,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同伴一个个被带走审问。即便如此,梁嘉尚似乎也没有机会通过这个迎来申冤的机会。但意外还是发生了,因为这些天大家都在接受调查,所以单位里乱哄哄的,也就没有人能想到梁嘉尚。终于调查组发现在某一个非常偏僻的房间里面有一股恶臭散发出来,打开一瞧,发现梁嘉尚已经昏死在那里。

        这一次死里逃生,让梁嘉尚深深的感觉到人际关系是多么重要。既然胡德裕能够把关系渗透到他的身边,他为什么不能把关系渗透到他那儿去呢?于是他决定把一大笔钱捐给课题组,这让加凰感到非常的意外。于是两个人在街角咖啡馆进行了一段对话,那时窗外阳光灿烂。屋子里弥漫着咖啡的香气,坐在里面的人大部分是一些妙龄男女。梁嘉尚说:“你不要多想,我之所以资助课题组,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希望你们的研究能够持续的推进下去。”梁嘉尚走了没多久,胡德裕就到了,他直接了当的告诉加凰,此人来接近你,绝对不怀好意。

        而加凰却从来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她一直想的是如何把研究维持下去。这个时候林南一又一次进入了禅定的状态,他仿佛置身于群山之中。他似乎看到了山上的摩崖石刻,又感觉有一些人在他的周围聚集。不远处高台上坐着一个人,他似乎在讲学,但听不清在说什么。只是隐约听到致良知三个字,于是忍不住问道:“先生,你所说的致良知是什么?如何能够致良知呢?”只听见那个人说:“良知是主意,致是功夫,每个人都像是揣着一面镜子,但大家的镜子都落满了灰尘遮蔽了光,所谓致良知,就是把镜子上的灰尘掸掉,光明自然就出现了。”下回分解。


  (https://www.skjwx.cc/a/38321/38321749/7986087.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